智慧校园的基础是“物联网”技术,以此为基点,涵盖了众多基础设备、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不同类型的应用人群等。因此,智慧校园不仅仅是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更是人与物、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无缝交互。因此,进行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实现装备设施与数字资源的充分融合,成为“智慧校园”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这,无论在技术层面、应用层面或者是在整合度层面,都对参与其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校园是以互联互通的网络为主体的,满足学校各项管理为特点的校园网。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阶段。而智慧校园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应用平台实现教学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校园网络。
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云技术、物联网技术、资源的数字化技术、教学轨迹的大数据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把学校所有的信息化管理和教学系统集成一个整体,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校园网云平台。它与数字化校园的本质区别是: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工具,而智慧校园既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工具,还能帮助老师承担部分教学和管理的工作。是学校老师的好助手。
学校的许多教学和管理工作有的必须由老师来完成,有的可以由智慧校园来完成,智慧校园能做的工作甚至比一般老师还会做得更好。这样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搞好教学研究和教案设计,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智慧校园的组成
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硬件部分类同于数字校园,它的软件部分十分强大,达到了人工智能的水平。因此,智慧校园主要是以软件为主体的。
① 智慧校园的硬件组成;
智慧校园的硬件类同于数字校园,它主要有校园网中心服务器群(包括存储设备),校园的有线、无线网络系统,各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常态化录播系统、电子阅览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学生自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和一卡通系统等
② 智慧校园的云基础平台:是智慧校园信息共享的平台,主要由用户管理系统、个人空间系统、信息交互共享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主菜单管理系统组成。通过云桌面,实现人机交互和各类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③ 智慧校园的物联网系统;通过各教室的常态化录播系统和校园网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网络设备及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的控制、管理和故障诊断。实现对各教室课堂的实况观摩、远程参与教学和课后点播功能。
④ 各学科应用平台;针对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分别配套备课、上课、作业、自习、考试、成绩总评等一体化应用系统。满足各学科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
⑤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分别构建数字化多媒体教材库、教案库、数字化作业库、数字化试卷及试题库、数字化知识点课件库、数字化优秀案例库、数字化错题难题库及数字化多媒体自学点播库。通过资料数字化技术,各库的数字化资源能自动管理和建设。
⑥ 智能化课件制作系统;针对各学科,分别配套智能化课件制作系统,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而设计开发的,15分钟左右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个高品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初步达到优秀课件的水平。可用于学生课前学习,老师课堂教学及慕课制作。大大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提高了教案制作的水平。
⑦ 智能化试卷制作系统;针对任何一个测试要求,系统能自主分析其测试要点,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制作信度较高的试卷。试卷的内容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尽量照顾全局,不会出现一个知识点在一份试卷中重复测试。初步达到了优秀教师的试卷制作水平。适用于课后测试、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模拟水平测试等。制作一份试卷大约在30分钟以内。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了试卷制作的质量。
⑧ 通用大数据评估系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轨迹信息,实现通用大数据评估。
⑨ 学生认知大数据评估系统;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通过学生上课、作业、测试、自习等轨迹信息,评定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各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