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华为杨涛:5G在C端存四大变量,预研6G将用毫米波段
杨涛,华为中国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负责运营商领域网络转型、物联网、联合创新等战略与营销工作。
杨涛表示,“最近一年来看,中国5G的发展进步很大”,第一是在频率方面,中国是基于中频来发展5G,“我们发现全球接近90%的营运商都选择了中频这个发展方向。所以,中国在整个5G中频处于非常好的开端”。第二,在整个5G网络建设部分,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设了19万个基站,预计到全年会达到50万到60万站之间。“这样看来,中国在整个5G的建设规模上也是处于领跑地位”。第三,在C端,到目前为止三家运营商发展了5000万5G用户,预计全年有望达到2亿。第四,在B端,目前中国有19个行业、几千家企事业单位都在进行基于5G的创新工作,场景解决方案也愈发成熟。“华为对很多产品是三代理念:上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所以一般预研都会提前好长时间”,杨涛说,在6G部分,华为有一个判断,即6G是用毫米波段为主,而且目前处于场景挖掘和技术寻找阶段。杨涛称,“我们预计在2030年的时候,会出现一些6G方面的使用情况,目前华为也在积极地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来源:新浪科技
02 、大数据成全国两会热点,10余位代表委员提交相关建议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两会不仅延迟召开,持续时间也比原计划缩短了4天半。今年的两会时间虽短,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依然踊跃建言献策,发现“共享”“安全”“立法”成为了代表们建议中的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杨帆:抓大数据促智能化加快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聚通用”体制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杨剑宇: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满足各领域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陈建华:构建雄安新区金融大数据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魏明:建议加快制定“数据安全法”;
全国人大代表俞光耀:为数据质量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张爱军:大数据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来源:数据观
03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特点有哪些
模块化数据中心,是一种集IT机柜、制冷、不间断电源、消防、照明、监控、布线、安防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其构成单元均是符合业内通用规范的标准化产品。
1、定制硬件设施,提高性价比
网络架构模块化,根据特定的业务部署定制服务器、微模块及其基础设施。
2、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快速部署
组件标准化、产品化,质量可控度高,工程界面清晰。
3、改变制冷方式
可以根据IT机柜需求、机房面积和功率密度等多方面因素,灵活地将各种单元组件有机的组装在一起,实现一个标准的、平衡的微模块组成设计,并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定制,非常灵活。
4、冷池与行间制冷
由两列设备单元面对面组成,加上通道封闭组件、天窗、侧门等自身就实现了冷、热通道隔离。
列间送风距离短、制冷系统控制策略精度高,也可以实现按需弹性制冷,同时这种方式支持高密度负荷。
5、自带不间断电源系统
内部集成了UPS或者240V直流以及蓄电池不间断电源系统。不同的微模块可以由不同的电源系统供电,实现了同一房间内多种电源形式混用。
6、便于拆卸和组装
由工厂预制、具备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方便地拆卸、组装。工程施工时间短,施工现场便于管理。
来源:美克能源
04 、国网大数据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王继业:电力大数据大有可为
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竞争新优势的普遍选择。能源互联网是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产物,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和工业模式。电力大数据将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要价值。
01 大数据开启信息化新阶段,翻开数字经济新篇章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并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我国工业现代化走向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发展之路。以大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开启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孕育出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
02 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相融合,开启能源互联网新时代
随着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不断推进,二者逐渐呈现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能源互联网正是二者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03 深挖电力大数据金矿,激发电力大数据活力
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高度数据化,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应用与能源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电力大数据,既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担当之举,也是打造电力企业新的增长点、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内容。
05、慧云农业大脑与微软Azure达成合作
基于微软Azure的慧云农业大脑(Argo-Brain)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帮助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有力工具。通过提供全面的农作物状态信息并根据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给出建议,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降低环境污染,慧云农业大脑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崭新的智慧农业体验。
慧云农业大脑的构想始于两名IT专家的探索,他们试图建立起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广大农民之间的联系。目前,传统农业的升级还更多聚焦于借助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传感器和现代化农机,在执行的层面上让机器代替人力到田间进行生产。基于数据和洞察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否能带来农民和消费者的双赢?为农民提供数据化科学指导并实现部分农业生产步骤自动化的智能系统是否会带来更大收益?对这一想法的价值坚信不疑的王筱东(慧云信息首席执行官)和韦光亮(慧云信息首席技术官)由此开发了慧云农业大脑。在边缘数据收集、植物学知识、农业方案决策和回到边缘的精准执行四大支柱的基础上,该解决方案结合了一系列Azure技术,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来源:微软
06、 三大运营商同时官宣Wi-Fi6新布局,2020年进入“三千兆时代”
近期,三大运营商都就Wi-Fi6进行了相应的布局——中国移动预计2020年9月全面进入Wi-Fi6时代,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则宣布进入“三千兆时代”。同日宣布Wi-Fi6部署规划 今年底将实现全面商用。
早在2019年,Wi-Fi6标准就已正式发布,尤其是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最新版本,提供了对之前网络标准的兼容,也包括现在主流使用的IEEE802.11n/ac。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为其定义的名称为IEEE 802.11ax,负责商业认证的Wi-Fi联盟为方便宣传推广将其称为Wi-Fi6。与Wi-Fi5相比,Wi-Fi6速率最高可达9.6Gbit/s,时延最低为10ms,可支持最多128人同时上网,帮助终端降低约30%的功耗。
时间节点背后的逻辑 Wi-Fi6将提振无线市场
三大运营商为何都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力推进Wi-Fi6建设布局?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云转播研发中心总监李洁表示,2019年Wi-Fi5产品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但用户的网络接入及应用需求却逐渐凸显,5G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带动着Wi-Fi6的增长,所以于2019年正式发布的Wi-Fi6标准应尽快商用,以便提振整个无线市场。
我国具备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Wi-Fi产业链,部分企业在国际上也占据领先位置。李洁认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用户对Wi-Fi质量需求激增,刺激了芯片、终端厂家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计划,而我国也有条件、有实力推进Wi-Fi6快速商用。业内分析师金峰同样认为,从供给侧角度来看,产品(如路由器等)已经较为成熟,价格上亦可实现规模化推广,而各类新发布的联网终端(手机、平板、PC等)亦支持Wi-Fi6。
步入“三千兆”时代 产业链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三千兆是双千兆的再升级。“出门用千兆5G,进门用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李洁认为,这正是运营商对网络强国战略及5G新基建要求的最佳实践,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升级。而运营商专注优质基础网络的提供,通过“三千兆”建设,积极推动数字生活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Wi-Fi6将带给产业链更大的市场空间,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创新业务体验。
Wi-Fi6不会被5G替代
Wi-Fi6有很多技术特性与5G重叠,尤其是运营商在积极推动5G室分和5G行业应用,流量资费也在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未来Wi-Fi6的场景会不会被5G替代?李洁对此表示,二者不可替代,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讲是千兆5G、千兆宽带、千兆Wi-Fi三者相辅相成。“对运营商而言,千兆Wi-Fi是双千兆网络重要的场景补充,无线设备集中度快速增加时,Wi-Fi可降低基站连接压力,提高网络利用率。对用户而言,Wi-Fi使用成本仍将长时间低于5G网络,更便于家庭网络,尤其是企业局域网组网和应用服务,有利于室内的超高清视频、智能设备互联等应用及场景联动。”李洁如是说。
来源:通信世界网
07、云计算运维和传统运维有何区别
云计算运维工程师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1、应用如何在云平台上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快速更新,实时监控。云计算时代要求运维人员能够自动化地部署应用程序和所有支持的软件和软件包,然后通过生命周期阶段操作维护和管理应用程序,如自动扩展事件和进行软件更新等一系列的操作。
2、如何在云端更加轻松的部署、配置和管理应用。如何利用工具轻松地在云中快速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同时可以自动处理容量预配置、负载均衡、Auto Scaling和应用程序状况监控,这是对运维人员的新要求。
传统层面的运维人员,接触的都是硬件,如服务器、设备和风火水电,但是在云时代,运维人员已经无法见到物理的任何设备。
云计算运维岗位涉及到云计算平台能否顺利、平稳地运行,因此运维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丰富,既涉及到传统的网络运维知识,还涉及到虚拟化、管控、存储、安全等相关知识。另外,运维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以便于完成大规模的自动化服务部署,这对于运维工程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来源: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