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前海“智慧大脑”主体封顶 将成全国首座超高层数据中心
02、元宇宙板块涨0.12% ,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数字藏品服务已超150家
03、中国移动:正在构建算力网络创新试验网
04、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云计算十大关键词”
05、倒计时1天 | 《云计算白皮书(2022年)》即将重磅发布,七大趋势洞悉行业发展新风向
06、45.5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07、产业观察:管理上云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01、前海“智慧大脑”主体封顶 将成全国首座超高层数据中心
6月30日,全国首座超高层数据智慧中心——前海信息枢纽大厦项目提前迎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项目由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建施工,以创新性设计、多功能复合、高质量建造和可持续性的工艺亮点,打造前海“新基建”领域标杆。
据了解,前海信息枢纽大厦项目建筑总高度118米,地上18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6.87万平方米。项目设计突破传统多层厂房式数据中心结构,创新采用超高层结构作为建筑主体,打造全国首座百米超高层数据中心。项目集中涵盖了信息基础设施用房、邮政支局、智慧前海管理运行中心、区域集中供冷站等多项复合型功能,是前海新基建布局的重要项目,实现“数字前海”的基础设施底层架构,被誉为前海“智慧大脑”。
02、元宇宙板块涨0.12% ,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数字藏品服务已超150家
元宇宙板块涨0.12% 卓翼科技涨9.93%居首
中国经济网27日讯,今日元宇宙板块整体涨幅0.12%,其中55只股票上涨,3只股票平盘,63只股票下跌。数据显示,截至今日,元宇宙板块近一周涨幅1.03%,近一月涨幅0.34%,近一季涨幅0.34%。
其中,卓翼科技、联创电子、创维数字、虹软科技、汉威科技位列板块涨幅前五位,涨幅分别为9.93%、8.19%、5.99%、5.95%、5.91%。
重庆5.4万家商户和单位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
7月27日消息,今年4月起重庆开展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7月17日,全市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和单位达5.4万家,市民在吃喝、游玩、出行、就医、购物等诸多方面,均可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据悉,截至7月17日,全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308.1万个、对公钱包13.4万个;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达561万笔,交易金额达6.2亿元。
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数字藏品服务已超150家
7月27日消息,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第九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公告,有超过150个数字藏品服务完成备案。此前于3月与5月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公告中,只有少数几个数字藏品平台通过备案。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构建“算力网络创新试验网”。
之后,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指出,中国移动正在构建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建设为重点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基建,积极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处不在、智能无所不及。
近期,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算力网络是支撑元宇宙的重要基石,元宇宙海量的数据需要传送、处理”,丰富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构建算网一体调度、编排的算网大脑,开发算力服务“算龙头”,探索车联网、元宇宙等算力网络场景应用。
为进一步落实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推动算力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移动从标准体系、原创技术、产业生态和试验试点等方面发出了产业倡议。
特别是,正在构建算力网络试验网,锚定新技术实验床、国家示范基地、产业聚合平台和新业态孵化器四大定位,构建多节点互联的双平面试验网,开展东数西算、CHBN、前沿技术三条主线的业务技术验证,力争为新技术的现网应用打下基础。
据悉,通过算力网络试验网,可面向30+个场景,验证10+新技术,并开展应用、服务创新的试验。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胡臻平向通信世界全媒体表示,包括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渲,以及不同算力的并网,这些协同都将通过算力网络试验网进行验证,为后续向社会提供真正的算网融合一体化服务进行探索。
7月21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2 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会上正式发布“2022云计算十大关键词”,解读云计算产业发展重要趋势。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何宝宏所长发布2022云计算十大关键词
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云原生、分布式存储、专有云、云成本优化、云资源效益、云安全、精益软件、系统稳定性、算力服务、低碳云。
关键词1:云原生
云原生加速分布式云落地建设,成为多云多集群场景下的统一操作系统。
关键词2: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存储软硬协同发展,满足新应用和海量数据存储新需求。
关键词3:专有云
专有云成为企业上云新模式,聚焦两大刚性需求。
关键词4:云成本优化
云支出浪费普遍存在,成本优化需贯穿用云全周期。
关键词5:云资源效益
云资源效益释放不足,四阶段助力业务增效。
关键词6:云安全
云原生与安全融合赋能,云原生安全成云安全未来。
关键词7:精益软件
精益软件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打造下一代软件工程新范式。
关键词8: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面临多重挑战,技术管理结合推进保障能力提升。
关键词9:算力服务
算力服务成全新交付形式,助力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10:低碳云
低碳发展成为云服务商关注焦点,碳排放核算需求逐步显现。
05、倒计时1天 | 《云计算白皮书(2022年)》即将重磅发布,七大趋势洞悉行业发展新风向
在7月21-22日即将举行的“2022可信云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将重磅发布年度重磅研究成果——《云计算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度剖析,这已是中国信通院连续八年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速反弹,我国保持高速增长
受疫情影响,全球云计算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波动,目前已逐步回暖,增速实现触底反弹。至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增长水平。
其中,公有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私有云市场也快速增长,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我国云计算展现中国特色,产业呈现五大特点
1、云原生技术和能力不断成熟 加速企业IT要素变革
在云计算已步入发展成熟的时期,云原生由于具备弹性扩展和响应、服务自治和故障自愈、跨平台及服务的规模复制的能力特性,成为了充分发挥云效能的最佳实践路径。
2、云服务向算力服务演进 助力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正在成为加速行业数字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云服务的升级,算力服务正在呈现出泛在化、普惠化、标准化的特点。
3、云上系统稳定性面临挑战 技管结合助力能力提升
云计算在为应用的开发测试、发布变更、容量管理、服务治理等环节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复杂的技术架构也给系统稳定性带来了新挑战。对此,白皮书给出了构建安全生产和建设路径双体系,推动云上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提升。
4、云安全聚焦应用新技术理念 构建上云全流程安全体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的战略资产,备受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然而,海量数据的诞生也催生了许多数据安全、合规管理等问题。
5、云成本优化治理势在必行 流程贯穿上云用云全生命周期
企业在云端部署业务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用云逐步迈入深水区。然而,深度用云随之而来的成本、性能、稳定性、安全等隐患频现,加速了企业对云成本的优化和治理需求。
06、45.5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
据了解,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效显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作为宏观经济的“加速器”“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产业数字化继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是各行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主动选择。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地数字经济发展也在平稳推进。从总体规模上看,2021年有16个省市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较去年增加3个。从经济贡献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从增速来看,15个省市区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基础实力持续巩固。2021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到8.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9%,占GDP比重7.3%。其中ICT服务部分在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中占主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家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规划体系持续完善。2021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行业和地方也纷纷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战略落地。
除此之外,“数字经济”已连续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独立成段的方式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并首次提及“数字经济治理”。
疫情时代,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伴随着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出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未来可期,如何在快速而纷繁的变化中抓机遇、谋发展、赢未来,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值得我们共同探索!
07、产业观察:管理上云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与思爱普(SAP)联合发布的《新型中国企业的智慧管理平台研究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黄金发展期,新型中国企业转型重点正在从基础架构上云和数据上云逐步向管理上云、业务上云升级。
“管理上云”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同比增长10.9%,市场规模总量达到521.7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40 亿元。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依旧强烈,信息化投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报告》指出,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市场竞争、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基于云技术的智慧管理平台,在数字化时代已为必然选择。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业务挑战
“从信息化到数字数字化的挑战,其实是来源于技术更强的赋能。”在蒙牛集团首席数字官张决看来,因为技术的赋能,所有管理、业务动作都可以被实时海量被记录下来,这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