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盘点 | 12月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2022/12/29 15:30:09

目录

01、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完工 将于今年底在琼建成投用

02、全球开源生态愈发成熟,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03、2023年顶级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04、联通入局元宇宙!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

05、全国首个“光氢储”一体化通信基站建成开通

06、浙江出台省级元宇宙专项政策 3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

01、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完工 将于今年底在琼建成投用

来源:海南日报

由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云”)研制的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近日完工,将从天津港运赴海南陵水海域,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也将进入海上安装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海底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300吨,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罐体直径达3.6米,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相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

作为互联网服务的“基座”,数据中心用于存储、计算和信息处理,运行过程中伴随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能源给传统数据中心进行制冷降温。海底数据中心把传统的数据中心由陆地移到海底,可以有效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实现散热,零淡水消耗、极低能耗比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对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位于陵水的海底数据中心集群由岸站基地、海底复合缆、海底分电站及海底数据舱等多个部分组成,将作为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数字底座;建成后,将为全国沿海省市在推行“东数西算”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算力补充,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并将延伸服务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02、全球开源生态愈发成熟,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通信世界

开源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开源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降低边界成本,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开源使参与者更易获取项目信息及发展轨迹,并可通过社区协作机制进行思想碰撞。

开源实现数字人才的快速培育和 稳定供应。开源生态开放公平的发展模式,更容易吸引开发人才的关注,可以汇集一大批优质开发人才为项目发展 注入创新力和生命力。预计到2025年, GitHub将拥有1亿体量的参与者,工程 师群体数量激增,呈现规模化效应。

全球开源生态愈发成熟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源政策注重生态培育与风险管理并行。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推动开源生态发展。2010年以后,各国相继出台推动开源发展的政策。美国的“源代码计划”要求政府部门在每年新采购的软件中至少“开源”20%的源代码;英国的“开源数字政府计划”要求政府在默认情况下,应公开所有涉及公共服务的新源代码

开源项目从“重规模”到“提质量”。近两年,全球开源项目增速放缓(见图1)。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2021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1年底,GitHub托管仓库已达2.61亿个,当年新增仓库6100万个,增长率为31%。

 

GitHub5年开源项目数量及增长率(来源:GitHub20223月)

各行业积极拥抱开源。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企业均面临海量数据处理问题,仅靠个人经验很难获取有效信息。如果企业进入开源领域,可通过开放数据、基础设施开源平台等方式有效提取数据信息,并通过行业协作解决通用问题。

我国开源生态步入新阶段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国家层面对开源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相关政策更加体系化和多样化,引导开源公共资源的建设及优化。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强调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推动开源合规发展;2021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繁荣国内开源生态建设,推动国内开源项目与开源社区发展;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积极推动产业用户正确认识开源。

开源逐步成为各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模式。随着我国数字化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信息技术栈将出现巨大的需求缺口。开源作为技术创新引擎,将不断推动各领域技术发展,满足各类企业级用户对“创新技术+敏态迭代”的需求。


032023年顶级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智慧城市行业动态

全球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了企业机构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数字免疫系统结合了可观察性、人工智能增强测试、混沌工程、自动修复、站点可靠性工程和软件供应链安全等实践和技术,以提高产品、服务和系统的弹性。

 

应用可观察性技术(Applied Observability:应用可观察性是在跨业务功能、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和运营团队的高度协调和集成的方法中应用可观察数据,以实现从行动到反应和主动规划业务决策的最短延迟。

人工智能(AI TRiSM人工智能需要传统控制无法提供的新形式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新的AI TRISM功能可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隐私性。

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通过将传统上单独购买的云服务整合到预先集成但可定制的行业相关解决方案中,为组织创造价值。

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数据科学家和最终用户,并减少他们所做有价值工作的摩擦。

无限价值重组(Wireless-Value Realization:多种无线技术的集成将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可靠和可扩展的技术基础,从而减少资本支出。

超级AppSuperapps:为最终用户提供一组核心功能以及访问独立创建的小应用,超级应用程序被构建为一个平台,以提供一致和个性化的应用程序体验。

自适应AIAdaptive AI:能够在企业的不同环境中快速开发、部署、调整和维护。

元宇宙(Metaverse:由多个技术主题和趋势组成的创新。

可持续技术(Sustainable Technology可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应用程序、软件、市场等帮助客户变得更具可持续性。

 

04重磅 | 联通入局元宇宙!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

智慧城市行业动态

1221日,在2022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数智生活论坛上,中国联通发布元宇宙战略,成立元宇宙创新产业联盟,发布《元宇宙科技创新及产业应用白皮书》。


1、联通战略

在论坛上,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志强表示,中国联通元宇宙发展策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中国联通新定位、新战略、新主业,构建元宇宙新生态体系。强基固本方面,锤炼七大引擎,打造元宇宙底座,建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国家队。守正创新方面,构建元宇宙平台,驱动产业发展,做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融合开放方面,聚合产业联盟,打造产业新生态,当好数字技术融合创新的排头兵。
2、产业联盟

据了解,中国联通元宇宙创新产业联盟旨在加强元宇宙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信息沟通,打造互通互联的元宇宙生态体系,推动元宇宙技术应用落地,促进元宇宙普及和规模化,形成元宇宙以虚强实的发展导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联盟由中国联通牵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信通院、清华大学、腾讯、阿里、中兴、新华三、科大讯飞、杭州平治、Rokid、小冰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成立,联盟成立后,将在元宇宙产业技术融合创新、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产业发展智库、人才培养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首批联盟成员涵盖元宇宙底层技术、生态应用、平台技术、终端产业、网络技术五大产业领域企业,包括中兴通讯、科大讯飞、字节跳动、芒果超媒、网易、百度、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
3、元宇宙白皮书

在论坛上,中国联通首次发布了《中国联通元宇宙科技创新及产业应用白皮书》,由中国联通组织编写并发布的白皮书从基础设施、软硬件支撑、平台服务、行业应用四个层面绘制元宇宙产业生态视图,针对3D/XR、数字人等科技热点话题进行专题探讨。白皮书指出,通讯运营商以其连接、传输、算力、市场、生态等领先优势,将成为元宇宙探索的中坚力量。中国联通将依托算网构建网络、算力、AI、数据、数字身份、3DXR七大引擎元宇宙底座。

 

 

 

05、全国首个“光氢储”一体化通信基站建成开通

来源:通信世界

12 13 日,据国资委官方网站报道,全国首个“光氢储”一体化零排放无污染电源的通信基站 —— 蝴蝶岛基站于 12 9 日在广西防城港建成开通。该基站是全国首个光氢储一体化的电源解决方案,每年可节约大概8000多度电,1.5吨标煤。

据了解,该光氢储电源解决方案由三大模块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和翼安能安全锂电储能系统,不仅绕开了新建跨海市电和后续维护成本高昂的难题,更有效地保护了海岛环境,为未来低碳甚至零排放无污染电源基站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悉,该基站由中国电信助力建成,是 2021 年度中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海岛)项目建成的 4 个基站之一,是为解决海岛及周围涉海管理和渔民生活而实施的惠民通信项目。项目的建成有效提升了沿海的信号覆盖能力,4G 信号向海面延伸覆盖可达五到六公里,将有力保障8000多艘海上渔船的通信畅通和安全,受益2000多户8000多人。


06浙江出台省级元宇宙专项政策 3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

智慧城市论坛 

日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继上海、河南外,第三个省级层面的元宇宙专项政策。根据《行动计划》,到 2025 年浙江省要通过实施元宇宙 5 大重点任务和 5 大重点工程,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应用培育、产业发展和生态构建取得显著成效,实现 3 个“1050”:引育 10 个行业头部企业,打造 50 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广 10 个行业标杆产品,打造 50 个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建设 10 个产业平台,打造 50 个赋能创新中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到 2025 年,全省元宇宙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国领先,带动相关产业规模 2000 亿元以上。


重点任务

(一)创新协同攻关行动

加快“元平台”布局建设。推进培育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在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率先形成突破。

强化“元技术”前沿攻关。加快内容生产、实时渲染、网络传输、立体显示、人机交互等多感官交互技术研发应用,推进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攻关。

3.创新“元企业”梯队培育。构建产品集成度、生产协作度较高的元宇宙产业链,加快培育“链主型”企业,招引全球性行业总部或研发总部落地。

(二)产业链补链强链行动

夯实“元设施”基础底座。加快IPv65G+、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开发运用及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部署自动感知终端网络。

打造“元终端”产品矩阵。促进一体式、分体式、车载式等多样化VR终端产品发展,推进光学器件、人机交互、存算等模块迭代升级,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

3.健全“元软件”全链条服务。加快元宇宙基础软件攻关,前瞻开发元宇宙专用操作系统、分布式架构中间件、数据库软件等。

(三)实体经济赋能行动

实施“元制造”融合赋能。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加快元宇宙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推进‘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管理’全生命周期和全要素虚实共生,构建可视、可管、可预测的数字孪生工厂。

探索“元医疗”场景应用。探索构建药物开发试验、手术预演、心理/精神疾病治疗、医学影像等领域的“元”医疗场景,加快推动元宇宙在医学教育培训、医疗护理服务、远程医疗问诊等应用服务创新。

集成“元城市”综合应用。强化元宇宙对城市大脑的赋能提升作用,构建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全面连接和高度协同的数字孪生城市,提升厘米级空间计算、多场景大规模用户实时交互能力,形成城市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

(四)数字空间治理行动

完善“元空间”治理规则。加快元宇宙法治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数字资产确权、交易、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配套管理制度,推进研发并实施元宇宙监管技术体系。

强化“元数据”开发利用。推进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试先行,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安全认证等数据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

3.推动“元社区”全球开源。布局一批海外技术转移网络节点和国际创新合作中心,构建全球化元宇宙创新孵化网络。加快研制用户身份、数字资产、社交关系、应用API等通用标准和连接协议,助力推动元宇宙全球产业和技术标准制定。


 

上一篇:行业盘点 | 11月加快推进数实融合产业进程 下一篇: 行业盘点 | 2月行业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