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盘点 | 7月行业要闻

2023/7/29 17:11:52

01、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对全球算力基础设施的影响


人工智能增长驱动下的全球算力发展趋势

全球算力规模超高速增长,智能算力是主要驱动因素。据信通院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算力占总算力的38%,达232EFlops2025-2030年,全球算力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华为预测2030年智能算力将占总算力规模的94%

人工智能爆炸式增长造成算力供给与需求的缺口增大

OpenAI的分析,自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中使用的计算量以3.4个月的倍增时间呈指数增长,相比之下摩尔定律的倍增周期为2年,对算力不断增长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摩尔定律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算力需求爆发使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进入新的扩张周期

近期,全球头部云厂商、数据中心提供商纷纷发布规划及预算,加速数据中心布局。Facebook预计2023年资本支出39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NTT2023年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其他“增长领域”投资590亿美元,其中至少110亿美元将用于扩大或升级其数据中心。

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成为建设重点

下一代数据中心需要投资人工智能专用硬件,采用新的数据中心设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通过异构计算突破算力瓶颈,包括CPUGPU以及专用硬件如ASICsFPGAs在数据中心的综合部署。第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能需要三倍于传统数据处理的功率密度,冷却是广泛关注的主题,液体冷却和浸泡冷却可能是发展趋势。第三,高速的存储访问对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至关重要,数据中心将需要扩展其存储能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第四,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效率与其网络的性能直接相关,零丢包、低时延、高吞吐的智能无损网络将成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网络解决方案。

4. 高性能计算云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技术融合,高性能计算应用场景更加丰富,高性能算力需求高速增长。高性能计算集群建设属于重资产,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以云计算为载体,以高性能计算服务为核心的高性能计算云为利用高性能计算提供了一种更快捷、可扩展且更经济的方式。

 来源:天翼智库


02、5G-A渐行渐近,无源物联网能否大放异彩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消费终端和行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已经突破144亿,我国也于去年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具有功耗、成本、尺寸等方面优势的无源物联网技术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被认为是实现千亿级物联网连接的关键技术。“产学研”各界正围绕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积极布局,推动新型无源物联网快速发展。

无源物联网由来已久,正在迸发全新生机

无源物联网是利用环境能量采集技术,将周围可用的信号和能量转化为驱动自身电路的电能,同时利用以反向散射为核心的通信模式,实现向目标节点传递信息的技术。相较于其他物联网技术,无源物联网主要具备4方面优势。

一是节能环保,二是价格低廉,三是尺寸精简,四是广泛适用。在终端侧,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对RFID协议进行了优化,且将工作频率更改至蜂窝移动通信频段,因此需要基于全新的芯片和天线打造新型无源标签;在读写器侧,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利用5G基站替代传统一体式读写器,基于5G基站更高的发射功率激励新型无源标签,使其能够在更远的距离将感知信息直接回传至5G网络,便于实现大规模组网和集中调度,极大地降低了无源物联网系统的部署成本。与此同时,无源物联网与5G蜂窝网络相结合,还将进一步拓展移动物联网的范畴和边界,助力移动物联网加速发展。

无源物联网标准与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积极开展新型无源标准工作

2021年,由OPPO牵头,中国移动、华为、中兴、vivo等公司参与的《基于环境能量的物联网技术》研究项目在3GPP SA1开展。2022年,中国移动和华为在3GPP RAN提出了面向5G-A的蜂窝无源物联网研究项目,开启了蜂窝无源的国际化标准制定进程。同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在前期RFID标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立新型超低功耗物联网联合特设组,开始推动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我国加速引领新型无源物联网产业创新

目前,全球新型无源物联网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正积极引领产业创新。2022年,中国移动推出新型无源物联产品“e百灵”,单个设备的识别标签距离突破100米,同时支持多设备的连续组网,可用于中大型室内场景的物品、资产、人员综合管理。今年年初,智汇芯联基于自研的Pegasus系列无源物联网标签芯片,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无源物联网芯片与5G基站的通信联调,为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的后续商用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通信世界


0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打造的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移动端“语博”APP上线

语博”APP是在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基础上进行的适配拓展,资源保持总体不变,实现网页端手机端同步同频。在板块设置上,设有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资源板块,目前共有2000余条数字化资源。在功能应用上,根据用户特点及资源内容,设置学习”“互动”“数据库”3个模块,与7个资源板块实现资源横纵交叉、立体展示。在个性化服务上,通过我的模块进入个人中心,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通登录,记录学习足迹、积累学习积分、收藏学习资源,满足用户多元、个性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报

 

04、国内首个中医药领域大模型应用平台上线

平台由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企业固生堂中医与百度智慧医疗共同打造。随着中医大模型的启动,双方将积极布局中医生成式对话大模型创新应用和AI智能装备,为患者、医生及行业伙伴提供中医智能化服务。在医生端,大模型应用平台集辅助问诊、辅助诊断、智能开方、文献搜索、中医病案信息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为医生提供临床诊疗和学术研究数字化赋能;在患者端,智能医疗助手能通过AI大数据搭建生成式对话大模型,为患者提供病情咨询、智能导诊、用药指导、智能客服等服务。

来源:中国科技网

 

05、携程发布旅游行业首个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

携程通过筛选200亿高质量非结构性旅游数据,结合现有精确的结构性实时数据以及历史训练的机器人和搜索算法,进行自研垂直模型的训练。除帮助用户缩短出行决策时间、控制出行预算、追踪最新旅游热点等,AI还能为客服人员日均节约超过1万小时的工作时间。

来源:新华社APP

 

06、AI大模型进入大医院,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智能导诊、病理分析等服务

商汤科技副总裁、智慧医疗业务负责人张少霆介绍,商汤大装置SenseCore5000 Petaflops算力,支持20个千亿参数超大模型同时训练。借助超大算力和医疗基础模型群,公司能基于医疗机构的特定需求,帮助其针对临床长尾问题(大量个性化、零散的临床需求)高效地训练模型,甚至辅助医疗机构进行模型自主训练。“这个模式突破了医疗长尾问题数据样本少、标注难度高的瓶颈,可开展针对不同任务的小数据、弱标注、高效率的训练,同时显著降低大模型部署成本,满足不同医疗机构个性化、多样化的临床诊疗需求。”

凭借这种“医疗大模型工厂”能力,商汤科技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出了医疗语言大模型、医疗影像大模型、生物信息大模型等多种基础模型,覆盖CT、磁共振、超声、内镜、病理、医学文本、生物信息等不同医疗数据模态。

来源:数智上海

 

07、Web3.0,筑好元宇宙的底层网络架构

在宏观的技术上,Web3.0是元宇宙的底层网络架构。如何理解Web3.0呢?2014年,Web3.0基金会主席GavinWood发表博文《Web3.0应该是什么样的》,首次系统地提出Web3.0概念,其定义是:在包括区块链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推动下,形成更加去中心化、更加可信、更加安全的互联网。Web3.0的愿景是用户掌握自己的身份、数据资源、要素。它打破了平台垄断,推动广泛的创新,创造新业务模式和新市场,启动新全球数字经济系统。

元宇宙和Web3.0关系非常密切。从整体上看,元宇宙与Web3.0处于重合状态,即Web3.0的网络生态,与元宇宙的生态构建需求非常匹配。从技术体系看,Web3.0的技术特征需求,补全了元宇宙生态的底层技术支撑。

 

08、上海AI实验室与商汤科技联合多家高校发布全球首个城市级NeRF实景三维大模型书生·天际

人工智能模型通过一张张图像演算,可以以4K级图像精度准确呈现大规模三维城市场景。对比传统方式来说,整个模型更高效、成本更低。在重构出来的三维实景中,不仅具备包括移除、移动和新建城市建筑等城市布局的调整能力,还可以上帝视角调节光照、季节等城市风格。实现了城市编辑功能。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在城市规划方面,可将新构建的学校或医院模型,投射到这个三维空间里面去,获得真实体验。

来源:徐汇区

 

09、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一是推广先进技术,鼓励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商品、门店、会员及供应链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发展智慧商店、共享书店、智能快件箱等业态,提供现场交互、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自助售卖等服务,提升数字化体验。二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精准补建网点,拓展服务功能,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上一篇:行业盘点 | 6月行业要闻 下一篇:行业盘点 | 8月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