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1月回顾 | 立足高效发展,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2021/12/3 16:19:42

目录:

1、元宇宙需要全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2、腾讯云携手瑞松科技,联合打造中国领先的SaaS工业软件

3、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4、智慧高速大数据与系统创新应用实验室落地安徽

5、《“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吹响行业时代新号角

6、工信部、北京市政府等联合开展北京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行动



01元宇宙需要全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来源:36kr

2021年,随着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上市,以及,这个源于科幻小说《雪崩》中的未来概念逐渐为人所知。元宇宙(Metaverse)已然成为投资圈讨论最为火热的赛道,但建设这样一个宏大的、高自由度的、极具幻想色彩的虚拟世界,需要AI、内容创作引擎、内容生态、网络通讯技术、AR/VR生态、区块链等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共同完成。国内方面,受元宇宙概念兴起的影响,以及字节跳动、网易、五源资本等互联网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入场,一批处于元宇宙生态中的初创企业水涨船高。

在本次元宇宙大会上海马云战略副总裁许琳进行了独立演讲,在演讲中他认为元宇宙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是沉浸感和超低延时,就是如何在体验、效果和延时之间去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基础。对于元宇宙来说,因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对于延时的要求,以及整个3D的内容,对于算力的要求和实时性的要求,都是远超目前云游戏现状的。

从技术角度我们再来看元宇宙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叫做沉浸感和超低延时,其实这个事儿在云游戏我们已经遇到了,就是如何在体验、效果和延时之间去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基础。对于元宇宙来说,因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对于延时的要求,以及整个3D的内容,对于算力的要求和实时性的要求,都是远超目前云游戏现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对于基础设施会有非常大的挑战。同样,它的基础设施除了AI,除了区块链,很核心的一块还是算力和网络,我们如何为元宇宙的沉浸感的内容和超低延时的要求去提供底层算力和网络?这一块一直是海马云正在思考和探索的。

 

 

02、腾讯云携手瑞松科技,联合打造中国领先的SaaS工业软件

来源:CCTIME飞象网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瑞松科技的数字化升级、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行业级AI解决方案、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中国工业互联网能力推广等领域展开。

首先,针对瑞松科技当前快速发展的需求,双方将充分发挥腾讯云互联网技术优势,在桌面云、企业办公、企业级SaaS应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加速瑞松科技数字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其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其次,腾讯云将发挥在平台、运营、安全、终端用户触达方面的优势,与瑞松科技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先进经验相结合,致力于工业软件池化技术的研究,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SaaS工业软件,进一步助力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

双方还将充分结合腾讯云AI、大数据能力与瑞松科技在机器人、汽车、摩托等方面的行业经验和深耕优势,将瑞松科技多年积累的设备、工艺能力以数据中台和微服务的形式进行沉淀,共同打造面向行业级的AI解决方案并对外输出,为行业客户数字化发展提供助力。 

当前,中国对工业软件自主化极为重视,今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工业软件”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提出,预计到2025,工业软件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制造业产业生态创新以及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重塑。

 

03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来源:中新网

25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市人民政府近日正式批复,同意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城建设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全国领先的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汇津”流通交易生态系统,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落实《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和《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实际行动,是天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心建成后,不仅可以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基础信息产品,还将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产品。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电信、金融、医疗、制造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催生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提供更多可能。

按照“国资入股、政府指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作为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运营主体。一方面,引导多方参与,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开展数据交易,保障数据交易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引入大数据流通交易领域的专业技术团队来开展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化力量,调动运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强化数字赋能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精细化发展和政府治理现代发展。

 

04智慧高速大数据与系统创新应用实验室落地安徽

来源:合肥报业全媒体

近日,服务长三角一市三省高速公路智慧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期间,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省交通运输厅与安徽交控集团签订了《安徽高速公路智慧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联合创建智慧高速大数据与系统创新应用实验室,使安徽高速公路路网智能化在三年内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实现路网承载力倍增和(准)全天候通行的目标,形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徽经验”,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协作,研究成果优先在安徽省高速路网进行示范应用,提升安徽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行能力,支持安徽省在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准)自由流收费、联网收费系统升级和运营服务提升等新基建项目的先期试点和创新应用,使安徽高速公路路网智能化在三年内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实现路网承载力倍增和(准)全天候通行的目标,形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徽经验”,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智慧高速大数据与系统创新应用实验室由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负责牵头制定总体规划,负责提供实验室课题研究、项目试点所需的全国路网数据,协调对接同行业资源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推广。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指导和推动实验室的建设,推动研究成果在安徽省内的应用实施。安徽交控集团联网公司负责实验室的具体建设等,并配合开展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负责相应试点工作。

目前,对于安徽省正在进行的智慧公路示范建设工程,实验室在建成后也将提供全力支持,包括《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的宁芜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合肥的“Z”字形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示范通道建设等。

 

 

 

05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吹响行业时代新号角

来源:通信世界

近期,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概括了信息通信行业面临的5个“新”形势,即新使命、新动能、新空间、新要求、新挑战,这是基于国家宏观环境、行业自身定位和行业发展态势作出的综合判断。

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将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必须融入这一战略大局,承担起相应的使命责任。这就要求信息通信行业承担攻克相关领域技术难题、培育壮大国内新型消费市场、促进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紧密联动的艰巨任务,夯实数字社会的新底座,从而驱动新一轮内生性增长的新动能。

《规划》提出,要把握好3个战略要点:一是扩大内需;二是在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数字中国建设;三是着重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信息通信业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

“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这三大战略任务是信息通信业历史使命,从国内发展来看,中国具备扩大内需的基础。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购买力,已成为中国信息通信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及应用生态,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通信业更好地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保障。

《规划》还提出5项重点任务,包括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统筹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绿色智能、互通共享的数据与算力设施,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并形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构建上述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重视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技术自立自强。一定要创新发展思路和手段,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与各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融合应用创新,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引领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

从当前的应用场景来看,到2025年,数字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一方面是信息通信行业的整体规模在扩大,发展质量提升明显,体现在高速泛在、绿色智能、安全可靠、新建基础设施等方面。扩展数字化空间一定是以现代的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以5G技术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底座和重要驱动。另一方面,要聚焦诸如交通、能源、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文旅、政务等基础领域,进而扩展到整个数字化生活、生产和公共治理领域的新应用。

 

 

06工信部、北京市政府等联合开展北京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行动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我国5G商用以来,5G网络、产业、应用取得系统领先优势。北京市大力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加强5G服务和应用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铁集团等联合开展北京市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行动(简称241”行动),聚焦北京重点区域,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破解选址难、进场难、场租高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提升北京市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北京5G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5G融合应用创新水平,夯实北京市数字经济城市底座。“241”行动自202111月起至202210月,为期一年,主要包括六项重点推进任务。

一是推进政府机关5G建设。发挥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实施部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10部门办公区域内优化5G网络,相关部门为其办公区域的5G网络建设、维护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推进重点医院5G建设。选择北京市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及部分人流量大、5G应用潜力大的重点医院,加快提升院内5G覆盖水平。鼓励支持这些医院开展5G+急诊救治、远程诊断、远程治疗等医疗健康应用。

三是推进重点高校5G建设。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信息化基础较好的重点高校,加快部署优化5G网络。鼓励这些大学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四是推进文化旅游重点区域5G建设。选择代表性强、特点显著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重点区域,通过提升馆内5G网络覆盖水平,支持开展5G+智慧景区、VR全景直播、AR慧眼等5G智慧应用。

五是推进交通设施5G建设。提升广渠路东沿线沿途、长安街沿线至城市副中心京通快速路等“两横”道路沿途,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四环”道路沿途,以及人员密集的地铁、大型客运火车站等区域的5G信号覆盖水平。

六是推进重要交通和市政设施资源支持5G建设。推动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和公路、市政道路、铁路、桥梁等向5G基站建设开放时减免相关费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利用路灯杆、电力杆、信号杆等市政设施资源用于5G基站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一杆多用。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同联动,推动5G建设工作有序进行,深化行业内共建共享,加快5G融合应用创新,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好局面,推动5G服务质量及用户感知持续提升。

 

上一篇:10月回顾|新发展新趋势,打造绿色数据新时代 下一篇:12月回顾 | 智慧引领,创变创新